文|创客猫 记者 林翠萍
他是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系的高材生,他说创业是件站在未来改变现在且痛并快乐着的事,八年厚积始薄发,从交互技术入手,做VR样板房业务,拓展VR电影......他的每一步都是有计划的规律进行曲。
“不打无把握之仗”用来形容曾子辕或许再适合不过了,相比于现如今动辄4、5次创业的卧薪尝胆者,曾子辕更喜欢厚积薄发的力量,指挥家VR是其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但在这之前,他为此整整准备了8年。
曾子辕是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系的高材生,06年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工作了3年, 对硬件和算法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并在交互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0年回到厦门,他开始有计划地筹备创业,因为深知创业需要经济基础,同时也为了寻找一个好的创业方向,期间又等待了4年。
2014年5月指挥家(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立之初曾子辕选择从自己最擅长的交互技术入手。但技术本身并不是产品,“交互是一种输入方式,还需要有合适的输出场景来结合做产品,才能有更好的滚动和迭代”。为此曾子辕做过很多的尝试,包括智能家居等,最后拿到VR这个设备之后觉得应该就是它了。在曾子辕看来,VR领域相对还比较新,但相关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了,未来肯定会是一个风口。
15年6月,指挥家VR正式推出VR样板房业务,这是他们将交互技术与虚拟现实结合推出的第一个产品。仅三个月,其VR样板间产品就进入上海、广州、苏州等十余座城市,客户包括绿地集团、建发房产、禹洲地产、方圆地产、当代MOMA、中交地产等国内知名地产商,且不论从体验上,虚拟程度上或者说画面品质上,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服务商。曾子辕告诉创客猫记者,从14年10月研究VR样板房业务开始,期间也遭遇过不少的坑,从产品的成本、系统硬件的稳定性到新的交互技术的探索,再到商业化的流程、客户调研、试运营服务等,都摸索了很长的时间。“不过好在一直坚持下来了,坚持永远都是最难的”。
现场体验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缩写,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一个虚拟现实的头盔,让你进入到一个纯虚拟的空间,在那个空间里面去进行各种沉浸式体验。而VR样板房则是利用VR技术根据真实样板房的比例及设计制作而成的场景,它的核心是虚拟现实技术,载体是虚拟现实头盔,用户只要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就仿佛走进了“真实样板房”一样,可以进入房间虚拟体验户型。
VR样板房让买房客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看房,曾子辕觉得,这对传统样板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工具。首先房地产开发商不再需要等到真实样板房建成以后,才让潜在的客户去体验,甚至拿到地就可以开始营销,整个营销周期至少提前6个月,大大缩短了资金链。其次,地产销售的地点也不再局限于营销中心,可以在商场、机场,甚至任何地方,不管客户在哪里,当下就可以体验产品,弥补了传统销售场景成本高及异地营销难等问题。
因为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把真实的外景融入虚拟现实里面,用户可以直接体验房间的布局、空间尺度等,大大降低了他们看效果图的门槛。此外,在体验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看房的感受提出想法,比如说房间的朝向、光线、房间大小等等,亲自参与设计的过程,房产经纪人也可直接在旁为其介绍房屋的设计特点、真实外景等。
指挥家VR是国内最早商业化推广VR样板房的团队,并且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整体降低了技术成本,截止目前,他们在全国16个城市做了VRoom产品项目首发,同时跟12家开发商进行合作,积累了50多个项目。
虽然业务线在快速发展,但曾子辕觉得,VR样板房本身还处在一个萌芽期。“很多地产商大概知道这个东西,但没有体验过,也没有用上”。在他看来,虚拟现实是一个很难描述清楚或者能用视频的方式很好传达的概念,它本身强调体验,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从整个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的VR很像早期的智能手机阶段,一方面设备没有完全普及,另一方面,大众的意识也没有被完全转化接受,但在未来,虚拟现实也会像智能手机一样经历爆发。
房产经纪人为体验者介绍样板房
从一开始,曾子辕对公司的定位就很清晰——做虚拟现实的内容制作团队及内容提供方,以内容为核心去延展产品线。
对指挥家VR来说,VR样板房只是第一步。早期的指挥家VR需要建立一个可成型的业务,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以维持团队的生存和发展,继而更好地拓展其他产品线。而服务于有付费能力的B端房地产商的VR样板房正是一个很好的造血工具。曾子辕觉得,VR样板房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方向,在帮助公司未来拓展市场、打造品牌方面也是一个好的方式。与此同时VR样板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储备,为磨练团队技术、拓展团队规模,以及将来行业更大的爆发做的准备。
而随着VR样板房业务的逐渐稳定,去年指挥家VR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条产品线——VR Story虚拟现实故事体验的筹备。指挥家VR的商业模式是致力于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不同种的产品,对于产品线的选择,曾子辕一直很谨慎,他说,技术是一个长线的投入,并且试错成本很高,如果从长远战略上看出现问题,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他一般会从产品的可复制性和市场空间的大小去考虑是否值得拓展。
2015年指挥家VR分别获得了蔡文胜的天使轮投资,和九合创投、百度创始团队“七剑客”之一的王啸领投的pre-A轮融资,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勇气去尝试VR样板房之外的业务线。
指挥家VR团队
曾子辕介绍,VR样板房是一个空间展示和一个轻的交互功能,如希望把房间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这就是在样板房的领域加上交互的一个改变,成为交互式样板房。接下来他们会把轻的叙事和交互结合进去,“增加叙事之后,在这个空间里能够发生很多的故事,作为观众就很像亲身参与到这个故事里面,它对电影来说是一种新的变革”。
VR电影与传统的平面及3D电影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传统电影是通过一个镜头看世界,即以屏幕作为窗口的介质来观看,而VR的特点是没有这个窗户了,相当于你本身走进这个窗户里面,与电影里的虚拟场景进行交互,有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指挥家VR从15年11月份开始研究VR电影,目前正与一位荷兰的导演合作做公司的第一个story。曾子辕说,从电影的角度看,叙事是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指挥家VR目前具备了很强的场景构建和表达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能做出什么样的好电影,导演是最核心的。但就像早期电影出来的时候,我们会看一些如“火车过山洞”或者“集市上人们走来走去”的画面一样(对当时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目前的VR电影也还处在早期探索中。一方面,导演对于长剧情的VR电影该如何表现没有任何经验,另一方面,大众还暂且没办法接受长时间的VR电影,所以指挥家VR会在短节奏上先做储备,随着逐渐增加故事及叙事性之后,再逐渐把影片拉长。
而指挥家VR的第一段VR电影约5分钟左右,预计在今年3月底出来。曾子辕告诉创客猫记者,第一个电影的成本永远是非常高的,大量是在摸索的状态和浪费的工作,但这是必要的浪费,“虽然早期摸索阶段非常困难,但摸索出一条好的成功的路之后,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顺利,而且会越来越好”。
曾子辕说,指挥家VR的下一个计划是成为虚拟现实电影的制作方,推出自己的电影内容,他也希望这能成为公司未来的另一条产品线,并在行业里长久扎根下来。而16年指挥家VR也会继续在全国各地布局VR样板房,“一方面是作为样板房业务的一个推广点,一方面也是为展示我们新技术新产品的一个通道”。
创业有时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一个由心而发的喜欢就能让人为此疯狂追寻,而在这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中,所有的辛酸苦楚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回顾指挥家的成长是曾子辕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彻头彻尾地忠于自我意志,将喜好化作动力,一步步践行着从交互技术到产品的落地之路。诚如“指挥家”这个名称所寓意的,希望有一天即使在虚拟世界,人们也能同真实世界一样,如臂使指般地与物体作自然交互!